• 
    
  • <ul id="wkisq"></ul><fieldset id="wkisq"><input id="wkisq"></input></fieldset>
    當前位置:首頁 - 杜康文化
    杜康文化
      杜康,中國秫酒的 創 始人,被后世尊崇為“酒祖”。杜康對人類的貢獻,不僅是創始了秫酒釀造方法,更難能可貴的是成就了自成體系、博大精深的杜康文化。杜康文化是中國酒文化之源,它與中華民族的成長和發展的過程是同步向前的。杜康文化的歷史,就是中國酒文化歷史發展的縮影,它伴隨著華夏文明的形成與發展留下了深刻的歷史印記。杜康文化作為一種特別的文化現象,在中國酒文化的百花園中具有獨領風騷的肇始性、威望性、鮮明性、生動性、典型性和特別性等六大特征。
      
      一、依據確鑿的肇始性
      
      杜康文化,最基本的表現為創始性和本源性特征。西晉文學家江統編著的《酒誥》,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記載酒的專著。文中寫到杜康造酒時,強調指出了時代背景:“稽古五帝,上邁三皇,雖曰賢圣,亦咸斯嘗……”。很明顯,他把杜康造酒的年代定位于“炎黃時期”。
      
      唐代有名詩人王績的經 典作品《祭杜康新廟文》,非常細致的描述了杜康造酒的時代特征:“兩儀判辟,萬象森羅。都邑未建,鳥獸獨多。茹毛飲血,巢居穴窠。天地不交,人靈未和。智哉先生,爰作甘醴……”。這段紀實性的描述,正符合新石器時代先民們的人居特點。此外,明代有名的醫學家李時珍編著的《本草綱目》中,把酒定為“百藥之長”,并十分肯定地寫道:“酒自黃帝始”。
      
      由是,將杜康造酒的時代定位于黃帝時期是科學的、正確的。就紀年考證,杜康文化具有依據確鑿的肇始性。
      
      二、文化元素的威望性
      
      (一)2007年3月,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組織“中國民間文化之鄉”的評選活動。行家考察組經過實地考察后認定:“汝陽縣杜康村是中國釀酒祖先杜康的造酒遺址,該地具有杜康文化的原創性、遺存遺址保存的完整性、群眾基礎的廣泛性、民風民俗的延續性、歷史資料記載的真實性等特征,符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關于'中國民間文化之鄉應具有特別民間文化資源,并完整流傳和保存的自然區域’等認定條件和標準”,遂于2007年4月授予汝陽縣為全國唯 一的“中國杜康文化之鄉”并掛牌“杜康文化傳承基地”。
      
      (二)2012年4月,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總局、財政部聯合啟動了中國傳統村落的調查,經過建筑學、民俗學、規劃學、藝術學、遺產學、人類學等行家組成的行家委員會評審,洛陽市汝陽縣蔡店鄉杜康村列人第 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并在2014年,第 一批人選中央財政支持的歷史文化名村。
      
      (三)2014年6月,洛陽杜康控股有限公司的戰略核心產品“酒祖杜康”,唯 一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認定的“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類中的酒類產品。
      
      (四)杜康酒是歷史上唯yi得到*人物贊頌的文化產品:魏武帝曹操“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短歌行》和周恩來總理“復興杜康,為國爭光”的號召,標示了杜康文化的高度。
      
      (五)杜康廟及杜康造酒遺址,被元、明、清等朝代的“國家志”和“地方志”收錄為專條,這是歷史對酒文化圣地的認可,也是對杜康文化的充分肯定。
      
      (六)杜康造酒遺址擁有經過考古認證的古文化遺址多處:在杜康村周邊一公里半徑內,已確定并公布的古文化遺址就有5處。其中,新石器時期遺址3處,分別是:位于下蔡店村東南隅的下蔡店遺址,面積400x150米,文化層2米;位于鐵爐村西的鐵爐遺址,面積8000平方米,文化層2米;位于紙房村北的紙坊遺址,面積200x100米,文化層1~3米。位于杜康村西南隅商代遺址1處:面積250x200,文化層1米。位于閻村東頭的西周時期遺址1處:面積150x100,文化層1米。1957年,杜康村在搞水利工程時,先后發現了處古釀酒作坊遺址,出上了不少古陶酒器和古錢幣等珍貴文物。1988年,在杜康祠以北200多米的杜康河畔,發現了一處古代酒窖,灰土層內伴有炭化黍類谷物,經考古行家鑒定,系建安時期的釀酒作坊,新華社即時向國內外發布了專電新聞。
      
     三、宗廟文化的鮮明性
      
      酒祖杜康被世人尊崇為“酒神”,是杜康文化區別于其他酒文化的主要特征。
      
      三月初三主會日的祭祀酒祖大典,是杜康廟會的重頭戲。海內外的酒文化行家和酒類經銷商不遠千里朝圣酒祖,盛況空前,莊嚴地祭祖儀式使人感悟到杜康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詩詞文化的生動性
      
      詩詞文化是華夏文化的主要形態之一,她體現著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詩詞文化對于杜康文化的作用尤為明顯:魏武帝曹操從“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高度,解讀杜康的妙用;詩圣杜甫則巧用典故,以“杜酒頻勞勸,張梨不外求”的案切,贊美杜康酒的香醇;詩人劉方平,通過“凝看杜康泉,裴霧亂繞空”以景喻物;白居易則以“酬夢得比萱草”借酒喻理;李翰另辟蹊徑,將“杜康造酒”與“倉頡造字”比肩寫人《蒙求》,成為啟蒙童稚的教材。宋代,蘇軾的《和陶止飲》,張耒的“買金鑄杜康”,王十朋的“妙意能施杜康手”,陳東的“愁對東風想杜康”,王奕的《杜康莊劉伶臺醉飲》,陳著的《泥飲寧知杜康村》;元代,陸文生的“杜康橋下水如傾”,虞集的“唯有杜康能解憂”;明代,周淑禧的《杜康廟》;清代,周翌的《登襄陽郡樓》等名人名作,無一不是以華美的詩篇謳歌酒神為后世筑起的精神家園。
      
     五、民風民俗的典型性
      
      杜康民俗對社會影響深遠。它不僅使政治、經濟、文化浸潤其間,就連婚嫁、祭祀、宴飲乃至地域命名也無不形成了一種有別于其他媒介無法比擬的文化力量。
      
      生活的真諦在于人類對物質與精神的不斷索求,在杜康村周邊地區,源于生活,飄有酒香的文化精彩多姿。民間流傳的民謠民諺,很大部分與杜康造酒有關,如民謠《喝酒歌》:
      
      杜康村,坐酒神,家家都有造酒人。
      
      八十老娘有酒癮,小媳婦也能喝半斤。
      
      小伙子下地背著酒葫蘆。
      
      大閨女說婆家,您不會喝酒俺不相親!
      
      關于杜康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的流傳更加久遠:如:“杜康造酒的故事”、“杜康造酒醉劉伶的傳說”、“金童玉女與雙黃蛋”、“杜康化身救劉秀”等傳說和故事就有一百多個。20世紀60年代以來,地方文化部門在杜康地區搜集杜康的傳說故事、民謠民諺達三百六十多條。其中,《三言二拍》作者,明朝有名戲曲家、文學家馮夢龍的《杜康哥,我把你當恩人叫》等名篇,因立意新穎,詼諧幽默,且又出自名人筆下而流傳更廣。
      
     六、釀制技藝的特別性
      
      杜康酒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酒,其特征是以好高粱、大米為原料,純小麥制曲,采用“泥窖固態發酵,混蒸續糟,量質接酒,分區窖藏”的特別工藝釀制,是我國北方濃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中國白酒界大師沈怡方、賴登爆,對杜康酒的酒質作出的鑒評結論為:“無色透明,窖香優雅,醇厚綿甜,香味協調,余味爽凈,具有杜康酒的特別風格”。
      
      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靈動而厚重的杜康文化,以杜康酒為載體,與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相行傳承,杜康文化在不斷汲取多種文化元素的同時,還影響著相關文化的發展,共同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成長與發展發揮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杜康 杜康酒
    網站首頁 電話咨詢 返回頂部